山东泰西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专注发酵辣椒粕,发酵中药,发酵饲料原料,蛋鸡辣椒专用油粉,乳化均衡油脂粉的生产厂家,欢迎广大养殖户前来咨询。
大豆类蛋白原料在目前动物饲料中被广泛应用,通常比例达到10-20%。但大豆中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,也恰恰限制了大豆类蛋白的用量。一起来看看大豆中抗营养因子的种类、含量、理化特性以及抗营养机制吧,了解了这些信息就能采取相应措施对其进行清除或降低。
清除主要抗营养因子的有效措施 根据大豆中主要抗营养因子的理化特性,采用物理(高温、高压)、化学(醇、酸)、生物(发酵、酶解)工艺处理,可以不同程度的清除或降解抗营养因子。 抗原蛋白主要是大豆球蛋白、β-伴大豆球蛋白,它们具有特殊的空间构象,破坏抗原蛋白的四级、三级结构中的致敏亚基则可以降低抗营养作用。
高压/高温可以改变抗原蛋白的四级、三级空间结构;酶解/发酵可以破坏蛋白四级、三级结构,甚至降解二级和一级结构。膨化大豆和大豆浓缩蛋白有高温、高压处理,抗原蛋白清除率达到50-70%;发酵豆粕因采菌种不同,发酵条件差异,抗原蛋白平均清除率50%;组合液态酶解根据蛋白结构特点选择酶和控制条件,抗原蛋白清除率90%以上。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大约有7-10种,但目前只有2种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得到了比较广泛且详细的研究,分别是Kunitz型胰蛋白酶抑制因子(KTI)和 Bowman.Birk型胰蛋白酶抑制因子(BBI)。它们都具有与蛋白酶结合的活性中心,抑制蛋白酶活性,破坏活性中心则可以降低抗营养作用。
高温可以破坏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中心结构的构象,酶解和发酵可以改变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空间结构,甚至降解二级和一级结构,从而破坏其活性中心。高温清除率75-95%,发酵因采菌种和条件差异清除率50-90%;组合液态蛋白酶解清除率90%。 大豆低聚糖(或寡糖):由2-10个单糖分子以糖苷键相连接而形成的糖类,是大豆中可溶性糖质的总称,主要包括蔗糖(2糖)、棉籽糖(3糖)和水苏糖(4糖)等。 α-半乳糖苷:指以α-1, 6糖苷键连接一个或两个半乳糖构成的低聚糖(如棉籽糖--由半乳糖、葡萄糖及果糖形成的非还原性3糖;水苏糖--由半乳糖、半乳糖、葡萄糖、果糖形成非还原性4糖;毛蕊花糖等),由于动物小肠内缺乏分解α-半乳糖苷的酶,只能进入大肠被微生物利用。 大豆低聚糖的抗营养作用会受到用量的影响。在饲料中含量低时,被双歧杆菌利用产生短链脂肪酸,降低PH,抑制有害菌,有利于改善动物肠道菌群结构,提高养殖动物的生产性能;但含量过高时,则被有害细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、氢气及少量甲烷气体,引起腹胀、肠鸣、腹泻等,导致动物生产性能降低。研究发现,水苏糖在保育料中1%有利于生长,2%及以上降低生长(Zhang,2003;潘海宝,2011);棉籽糖在保育料中0.4%有利于生长,0.8%及以上降低生长(刘岭,2017)。因此,低聚糖作为条件性抗营养因子,需要在饲料中控制用量。清除低聚糖最有效方式是酶解工艺,通过采用α-半乳糖苷酶水解水苏糖、棉籽糖,清除率达70-80%(Shang,2018;潘宝海,2011) 大豆类蛋白原料中抗营养因子主要成分是抗原蛋白、胰蛋白酶抑制因子、低聚糖,需要进行处理减少其含量,降低其抗营养作用,才能提升在饲料中的应用价值。 实际生产中采用高温、高压、发酵、酶解均可以不同程度清除抗原蛋白、胰蛋白酶抑制因子,酶解可以针对性清除低聚糖。 酶解可以清除大豆中90%以上的抗营养因子,有效降低对养殖动物肠道损伤。因此,酶解处理的大豆类蛋白原料是设计无抗饲料、帮助动物肠道健康的最佳选择之一!
山东泰西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专注发酵辣椒粕,发酵中药,发酵饲料原料,蛋鸡辣椒专用油粉,乳化均衡油脂粉的生产厂家,欢迎广大养殖户前来咨询。